刘邦一生共写两首诗,却超过了乾隆的四万首,至今还在传唱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6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我国文化历史悠久,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诗词,许多的文人墨客会用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,比如著名的《唐诗三百首》就是挑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00的诗词。

而除此之外,在中国有不少的皇帝也留下了不少的诗歌,比如魏武帝曹操,他的诗词以豪放著称,作为平民皇帝出身的刘邦,他是历史上有名的“文盲皇帝”,也写下了两首,而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奇葩皇帝,那就是乾隆。

乾隆这个人非常的好大喜功且附庸风雅,当自己有点成就之后就喜欢作诗,他一生总共留下了总计四万多的诗歌,可以说是作诗第一人。

不过乾隆的水平实在是有点不敢恭维,四万多首诗仅仅只有一首入选了小学课本之中,甚至最后一句还是别人看不下去帮忙加上去的,而刘邦虽然只有两首诗词,可是成为千古绝唱,传诵至今,那么刘邦这两首诗究竟好在哪,能够力压乾隆的四万多首诗呢?

大风歌

相信很多人肯定都听过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”,这首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短短两句就彰显出了刘邦的大气,这首诗就是刘邦以自己一生的经历而创作的。

展开剩余69%

我们都知道刘邦出身于沛县,早年间是秦朝的一个亭长,按理说刘邦也是公务员,混的应该不错,可是刘邦当时游手好闲,为祸乡里,导致年近40都还一事无成。

直到秦末乱世,刘邦顺应天下大势,带领乡里揭竿而起,此时他已经年近40岁了。

在这之后刘邦经历了三年秦末乱世,又经历了四年楚汉战争,终于以一个平民成功晋升为了皇帝。

然而,在平定天下之后,却并未安定下来,昔年曾经一同并肩作战的韩王、燕王、淮南王谋反,刘邦身边是危机重重,可谓四面楚歌,几番征战下来,终于平定战乱。

在胜利平定叛乱之后,刘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,一时之间刘邦感慨良多,所以创作下了这首词,从这首词能够看出是他对这一生的总结,也是他迫切需要一个良将来守护大汉王朝的惆怅与焦虑。

刘邦写下鸿鹄歌

作为皇帝,本来应该是随心所欲的,可是事实上很多的事情都不是由皇帝作主的。

刘邦顺利登基之后就想着自己时日无多,为了将来大汉王朝考虑,有必要选择一个好的继承人。

然而当时的太子刘盈太过羸弱,凡事都要靠他的母亲,而相反刘如意却样样都像刘邦,因此刘邦就想着立刘如意为太子,在这之后就跟朝臣说起了这件事。

没想到的是,他说出这件事以后,就连一直支持他的张良都反对,最后刘邦无奈只好作罢。

作为帝王,本可以决定任何事,可是此时此刻却什么也做不了,一想着自己归天之后刘如意母子的归宿,于是就写下了这首《鸿鹄歌》,其中“横绝四海,当可奈何?虽有矰缴,尚安所施?”一句话写出来刘邦虽然贵为天子,可是却无法按照自己心意做决定的无奈和惆怅。

刘邦出身平民,却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写下了两首脍炙人口的诗歌,而从小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乾隆也是一个作诗狂魔,

可惜的是,乾隆虽然附庸风雅,可是其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,4万多首诗大部分都是即兴发挥的,这其中没有多少深意在里面,以至于诗歌有几首能称作“精品”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